“我觉得西胡同里那个讲得最好,不止太子以少胜多打退反贼,还讲了太子和太子妃双剑合璧呢!” “太子妃又不会武,哪儿来的双剑合璧?还是我听的那个太子中毒,太子妃便心有所 ,咬破手指,以血为太子解毒的好些……” 这些听众甚至努力地给晋王卖起了安利,讨论起了各版本的优劣,晋王却是神 紧绷,不想再多听,带着人快速离开了。 他此番回来得 狈,容昭以朝中事务繁忙,晋王又没有公务在身为由,甚至只安排了一个礼部的小官去城外 接。 此刻这个小官便面 惴惴地跟着,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太子救驾的故事今 朝中刚议论过,容昭这个太子主动表示既然说的大体是事实,只要百姓并无不敬之心,便不该因言获罪。此乃仁德之举,自然得了大部分朝臣的赞同,小部分不 的反倒被太子强 下去,如今这些说书人倒是谁都动不得了。 看晋王这样子,显然是对此事不 ,也不知一会儿去见太子会不会又闹出什么风波来……只能希望到时候不要拿他这个做不了主的小人物出气了。 容昭自然不会特意等着晋王,因此进了皇 后,晋王不得不又等了半天,等得这个礼部小官越发胆战心惊。 即便如此,晋王还是维持住了理智,忍耐着等到了容昭出现。 “方才在与几位阁老议事,劳大哥久等。”见到晋王,容昭淡淡说了句。 晋王 抑着怒气,勉强挤出一丝笑来,正要说话,却被跟在容昭身后的王向和率先高声斥了一句: “晋王殿下,见到太子为何不行君臣之礼?” 晋王霎时愣住了,他愕然看向容昭,却见容昭面无表情神 冷淡,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得意,仿佛与这声尖锐的责问无关。 但他却偏偏又站在高处,就那么冷冷地垂眼看着他,一举一动都显示出理所当然的睥睨和藐视来。 晋王终于真切地 受到,他仍旧只是个普通的皇子,而容昭现在是太子了。 晋王牙关紧咬,脸 铁青,指甲掐进掌中站了良久,最终还是在王向和“还不行礼?”的诘问中,艰难地跪了下去。 “臣,拜见太子。” 第193章 知道这是容昭给的一个下马威, 晋王还是只能忍辱负重地承认了容昭这个太子。哪怕之后就得到了接下来监国的权利,仍然情绪憋闷,高兴不起来。 毕竟这不是因为他真的掌握了朝中大权,而是被容昭这个胜利者施舍的。 不过晋王也知道自己这一遭确实输得彻底, 现在只能先把能拿到的权力攥紧了, 往后再徐徐图之。虽然不知道容昭为什么要这时候跑去边关, 还把国事 给他,但这么好的机会晋王自然不会放过。 去见永宣帝时, 晋王只老老实实的表了一番忠心和关心, 尽力挽回之前因为失去太子之位表现得过于心急如焚,而给永宣帝留下的不佳印象。 到底是自己最喜 的儿子, 眼看着晋王神 憔悴、风尘仆仆, 还一脸关心孺慕的模样,病中的永宣帝还是心软了些, 不再计较晋王之前那些不合时宜的举动。 他们父子俩其乐融融,容昭也并未放在心上。 晋王再怎么讨好永宣帝, 也不过就是为了找机会把他拉下储位。但既然他敢远离京城让晋王监国,自然有不怕对方使出各种手段的把握。 左右容昭也不是会给晋王仔细 接朝中政事的 子,更没耐心等着晋王和永宣帝“互诉衷肠”,干脆就把剩下的那些琐事一扔,找了理由出 回府。 一路上容昭也听见了不少街边人在谈论“太子救驾”的故事,即便这一切的源头就是他们 出来的,如今的效果也着实出乎了容昭的意料。如今京城里说书先生要是不会讲这一段,恐怕连饭碗都捧不住。 短短几天,他们最初安排的相对真实合理的故事, 不仅飞速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还已经自动演变出了不知多少个版本, 而且越来越花里胡哨、夸张狗血。 也不怪晋王之前听得匪夷所思,就是容昭自己,有些听了也忍不住想说都是些什么 七八糟的。 偏偏百姓们却是喜闻乐见,越夸张的还越喜 听,跟其他人聊起来也更起劲了。 好在毕竟是明指当今太子乃至皇上的故事,大多人只敢往好了说,容昭听到虽然觉得离谱,但也不至于生气。 而且说书人讲豪杰侠客,定要再配上一个美人,来一段侠骨柔情,因而不少都给他和祝子翎加了各种 情戏,不是情意绵绵生死相依,就是心有灵犀以身解毒,花样繁多,倒是多少让容昭多了几分 意。 可以考虑将那几个 情戏加得好的收为“专业推广”。容昭面 不变,心中暗忖。 祝子翎并不知道自己绞尽脑汁想办法给容昭塑造人设、改善风评,而对方却只想着加 情戏。 这会儿他心情很好。几乎是一夜之间,许多人对容昭的印象就改了风向。虽然还是杀起人来轻而易举的凶狠形象,但以往是可能胡 屠杀良民的恶人,现在则基本变成忠君 国、只会杀 臣贼子的好人了。 毕竟平民百姓们也没真正见过容昭杀人,甚至连亲眼见过容昭的都没几个,以往的印象大多也是这样口耳相传地听来的,还不如现在“太子救驾”传出来的消息细致可信。加上这一年来容昭和祝子翎的恩 传闻已经颇为深入人心,故而人们转变起想法来,也基本没什么负担。 既然这个办法效果好,当然不能就用这么一次。除了 变当晚的事情需要辟谣,容昭以前在边关与北狄屡次 战显然也是绝佳的故事素材,包括之前在朝会上当庭斩了贪官的事,也未尝不能“变废为宝”。 等容昭回来,祝子翎就很是积极地跟他探讨了一番。 “殿下再给我讲讲你之前战场上的事吧。正好咱们马上要去重门关了,我可以顺便提前了解适应一下。” 其实要把这些事编成话本故事也不是祝子翎亲力亲为,主要还是祝子翎自己想知道更多容昭的经历。之前他 着容昭讲过一些,但因为不想让他难受,很多事情容昭都一语带过了,这会儿祝子翎就想趁机再多了解一些。 面对着眼巴巴的祝子翎,容昭到底还是将人揽进怀里,用低沉平静的声音给他讲起了故事。 “……北狄人怕山崖上设了埋伏,但当时我受了点伤,他们舍不得这个机会,还是追着我冲进山谷里了,就中了埋伏。” “……不严重,那边天气冷,伤口自己就冻上止血了,之后休养几天就好了。” 本来是在说容昭自己受伤的事,然而他不知不觉就转到了祝子翎身上:“这回咱们过去那边就已经入冬了,你第一次去恐怕会不适应,到时候不舒服就说,觉得冷就尽量别出门,宅子里我已经让人去 了地暖。” “只是冷一点而已,我可是有异能的人,怎么可能这样就不舒服。”祝子翎打断容昭让他转回正题,皱眉道:“你受的伤肯定不轻,要是真的只是小伤,北狄人怎么可能冒着被埋伏的风险还要继续追杀。不是伤口冻上了就没事的,太冷了还失血人是会失温死掉的。除非每次战斗我都能跟着殿下,不然你下次都不能这样冒险了。我要是就呆在宅子里,天气再冷也没什么关系,你才要多注意。” 容昭被祝子翎一通“教训”,一如既往地以妥协告终。 不过虽然容昭给祝子翎这么讲了不少“故事”,等到他们正式启程离京的时候,这些故事却都并没有在京城里 传。如今京城百姓们的最热话题,是祝子翎应该是什么来历,以及在此基础上,“太子救驾”故事的各种升级版。 本来“太子救驾”的看点主要是在容昭以一敌众上,因为美食城开始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现场教学,祝子翎这才又 引了视线。 美食城如今自然不缺客 ,这么一件新鲜事听说了的人也是主动呼朋唤友,因而来看了的人相当多。 一开始自然是有不少人怀疑那样简单的动作是不是真能有用,但孙婆婆每到教急救法的时候都主动过来捧场,听见有人嘀咕就拉着阿苗主动说:“太子妃想出来的办法怎么可能有假?前几天我孙子就是吃爆米花呛着了,人已经昏过去脸都给憋青了,就是太子和太子妃两下给救回来的!” 容昭和祝子翎当时救人其实用的不是海姆立克急救法,但孙婆婆这么一说,众人自然都以为阿苗就是靠急救法救回来的。 这事当初还有一些目击者,也有不少隐约耳闻过的。如此一来,大部分人倒都信了几分。 还有祝云程十分机灵地在旁边说:“你们就看看这美食城,看看那玻璃窗、那爆米花机、那 水马桶……想想这些是一般人能 出来的东西么?太子妃是什么样的人物,他老人家 出来的,哪样不是宝贝?这急救法咱们不要钱就能学,可是占了大便宜了!还得仰赖太子妃仁德!不学那可是自己吃亏。” 祝云程说的话许多人听了还真觉得是这么回事,于是抱着占便宜的心态,一个二个也都学得认真了。 事实上这话也确实没错,急救法学了确实是有好处,没两天就有人遇到情况,靠急救法快速解决了。 因着这段时间京城里讨论称赞容昭和祝子翎的东风,这些事也一下子扩散开,顿时让人们纷纷夸起了祝子翎。 不用人特意引导,有祝云程的那些话,还有孙婆婆这样真心实意把祝子翎当神仙的在,祝子翎在老百姓嘴里很快就有了这神仙那菩萨转世的各种来历。 本来之前就有不少人觉得祝子翎身有神异,经此一遭后他身上的神话 彩自然是愈演愈烈。 最后虽然还是没能辩论出祝子翎究竟是哪路神仙下凡或转世,但人们都认同了祝子翎绝对是个福星。 不说别的,就看看容昭以前什么样,现在什么样,全是祝子翎嫁过去的短短大半年里发生的变化。容昭不光不克 了,还靠着美食城和银镜店 进斗金;不光有了钱,甚至还当上了太子! 这不是福星什么是福星? 想来容昭能在怀疑誉王谋逆时还把祝子翎带上,最后以一胜多、毫发无损,恐怕都少不了祝子翎这个福星的作用! 如果说之前说书人把容昭说得英勇无匹只是让老百姓们津津乐道的话,祝子翎这个“福星”,则是直接被他们当成神仙供着,嘴上都开始时不时会念叨两句“太子妃保佑”了。 容昭本来就打算接下来让说书人讲祝子翎的“故事”,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 毕竟一个救驾故事他的风评就已经改善不少,如果还接着连续不断地传他的事,不光可能让某些人意识到是有人刻意 作,还可能让老百姓觉得听烦了,以至于效果打折。而改为表现祝子翎就完全不同,既显得相对无害不太可能引起对手警觉,还能让祝子翎得到能提升地位的光环。 至少现在,即便没被册封,在京城百姓里,祝子翎也已经是太子妃了。而且拥有这样一个福星光环后,往后有人就算能找各种理由让祝子翎让位,实际也得悠着点来了。 唯一造成的一点麻烦,是永宣帝在听到福星的说法后,突然又提出让祝子翎留在京城。 永宣帝为的倒不是别的,就是他的身体健康。早在京城百姓之前,永宣帝就觉得祝子翎是能使他的病痛好转的福星了。若非早就答应容昭带着祝子翎一同出征西北,永宣帝是早想将人留在京城的。只是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永宣帝也不好开口专门把儿媳妇留下。 如今京中福星一说传得沸沸扬扬,不仅重新勾起了永宣帝的念头,也给了他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既然祝子翎是福星,那当然要留在京城为他这个病中的天子祈福。 哪怕祝子翎并不至于能起到“药引”的效果,能当个吉祥物也是好的。 永宣帝突然变卦想扣下祝子翎,晋王也乐得如此。容昭到了西北就有了十几万大军,合该把祝子翎留在京城作为人质。戍边的武将向来就该是这样。 于是晋王也跟着使力,拿忠君和孝道来 容昭,想要让容昭妥协。 就连刘次辅等已经偏向容昭这个太子的大臣,也觉得容昭应该把祝子翎留下,毕竟上战场带家眷本就不那么合适,若为了这点事情就不顾忠孝大义,实在是鲁莽之举。 然而在这些人眼中形象已经改善、没有那么残暴的容昭,却是在各个声音都附和着要求祝子翎留京时,直接让他们再次 受到了几乎生死一线的恐怖。 “内子的福运要庇佑也只会庇佑孤,跟你们这些人有什么关系?” 容昭神 冷然, 身 鸷煞气中嗤出一丝讽意:“什么 七八糟的人也想借他的福运,你们觉得自己配吗?” 第194章 容昭一句话霎时让在场的人纷纷变 。朝臣们本以为容昭如今已经是个稳重的太子了, 没想到他突然又“大逆不道”起来,一时间又惊又怕。 永宣帝和晋王的脸 更是难看极了。 “你、太子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晋王脸![](//www.cijumi.com/ig/se.png) 沉,勉强控制住畏惧之意,趁机对容昭发难道:“以父皇之尊, 天下人能为父皇祈福都是三生有幸, 太子说的 七八糟的人是指的谁?竟然为了区区一介男 对父皇如此不敬!简直不忠不孝!” 容昭勾 冷笑:“皇上既是天下之主, 气运自然不是内子能比的。即便内子不在这京城里,又有什么影响?何况内子不过是多了几句民间传言, 百姓都只当听个故事, 才习惯夸大几分,反倒是某些人就因此口口声声为皇上着想, 要将国之大事 在那几句闲暇取乐上?可笑至极。” 晋王倒没想到容昭还会这么强词夺理, 顿时被噎了一下,接着就要揪着“ 七八糟的人”这个点继续发难, 以免容昭就这么避重就轻了过去,然而却被容昭率先道:“孤看分明是有些人想要借题发挥, 贪图所谓福运,意图对孤不利,却要拿皇上当做借口。内子的福运还未见其他人能借到,但确实于孤有益。某些人强行要将人留下,是想要孤到时候在战场上马失前蹄,让我大启丢城失地么?” 容昭为了夸大事情的严重 ,说起自己战败来也毫不顾忌,盯着晋王冷冷一笑:“这种心怀不轨之人,孤说一句 七八糟有何不对?倒是晋王殿下, 偏要将事情扯到皇上身上,有何居心?” “……”晋王不料容昭竟然还能找到这么刁钻的理由反将一军, 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其他人也都听得愣了,还是永宣帝率先开口,沉着脸将事情糊 了过去,也不再提让祝子翎留京了。 刘次辅等人也纷纷附和,不敢再触到容昭的霉头。 其实容昭这一番话,冷静下来想想还是基本在强词夺理的,但他如今贵为太子,除了永宣帝其他人没身份和他争辩,且理由又上升得好,拿边关战事出来说事,于是永宣帝也不好轻举妄动。 虽然被容昭先直截了当,而后又指桑骂槐地骂了一通,让永宣帝极为气恼,但他如今还真没有与容昭这个有军权的太子撕破脸,再让刚刚安稳下来的大启朝政闹出麻烦的底气了。不管怎么说,容昭明面上好歹还是照顾了他的面子,永宣帝便只能顺着台阶下,将此事就这么揭过了。 风波过后,祝子翎终于跟着容昭一道,启程奔赴西北翼州府。 因为此行实在耽搁了许久,一些车马辎重早已先行一步,容昭和祝子翎这次便相对轻车简行,一路快马加鞭,好在天气变得恶劣之前赶到目的地。 虽然是轻车简行,但因为有祝子翎在,队伍中还是备了好几辆马车,给祝子翎坐的更是相当宽敞舒适。一路走在官道上,倒也不算太颠簸。 即便如此,马车坐久了也还是颇为难受。祝子翎自然不会要求车队放慢行程,只是时不时会让容昭带他骑一会儿马。累了就再回去坐车。 之前因为齐霜月的事,祝子翎想着该跟掠影搞好关系,用治疗能量贿赂了掠影几次后,一人一马的紧张关系也算是成功得以缓和。如今不用容昭带着,祝子翎也能和掠影保持融洽,骑着它到处跑了。 因为随行的有上百亲卫,这一路上没有出什么意外,半个多月后,容昭和祝子翎就顺利抵达了冀州府。CIjUM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