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璘在一旁看着,笑了一声,道:“皇叔这身体,也是老病了。去年太后生辰,皇叔也是抱恙,中还派了太医诊治。那时皇叔就住在京郊的别业里,虽短短二三十里,但就算是朕,想见皇叔一面也难。洛和京城之间,将近千里,皇叔却拖着病体赶到,可谓心诚之至。” 这话说得颇有些怪气的味道,我看景璘一眼。 明玉喝着茶,一副与她无干的样子。 赵王亦笑,道:“不瞒圣上,臣此番到洛来,亦是费了一番气力。平里,家人管得严,不许臣远行,便是进京也总怕臣经不得颠簸,又冒出什么病症来。可这一次,与从前不一样。上皇大婚,圣上中皆来庆贺,臣身为宗正卿,又是堂堂亲王,岂有那缺席之理?家人阻拦之时,臣对他们说,二圣于臣而言,既是君臣,更是手足。上皇大婚,宗室聚一堂。莫说洛,便是远在天边,臣也该来。” 这话说得情深意切,我听着却觉着实麻,起了一阵皮。 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是他哪边都能说得上话,哪边都少不得他。 子烨看着赵王,出淡淡的笑意,道:“皇兄一片诚挚之心,朕心领了。” 说罢,他让人给赵王赐座。 赵王坐下之后,却仍不打算闭嘴。 他看向我,颇有些慨,道:“臣记得,先帝之时,有一年,太上皇后亲自在圣前冰戏,扮作天女,向先帝献祥瑞。先帝甚,对臣及郑国公说,生女如此,无憾也。郑国公当年呕心沥血辅弼先帝,如今,娘子得封太上皇后,真乃天作之合。” 我和子烨一样,脸上带着淡笑,道:“赵王过誉。” 再瞥向他身后,董裕的脸显然有些不大好看。 此事,颇有意思。 董裕以扳倒我父亲起家,如今我当上太上皇后,于董裕而言本就是件十分尴尬的事。而赵王身为他身后的支柱,竟突然在我面前说起父亲的好话,并恭维起我来,这怎么看都是要将董裕撇到一边的意思。 子烨却全然没有要冷落谁的样子。 他看向董裕,道:“自上回离京,已有数月不曾见卿。未知这些子,京中如何?” 董裕忙恭敬答道:“禀太上皇,臣与众臣工在京中勤恳理政,二圣放心,京中一切安好。” 景璘不紧不慢道:“太后如何了?” “太后身体康健。臣启程之前,太后还特地将臣召了去,赏赐了金帛。” “哦?”景璘道,“为何赏赐?” 董裕笑容可掬:“禀圣上,淑妃得孕了,太医说,胎儿已经有了三个月。” 景璘眉间一动。 明玉望着台下的毬场,边浮起一丝轻蔑的冷笑。 “如此,二圣皆有大喜,天下之幸。”赵王赞道,周围亦是附和声一片。 子烨没有与他们多说下去,转向一旁的桑隆海:“北戎使者可到了?” “已经到了。”桑隆海道,“正在观云台下侯见。” “宣来。” 没多久,乞力咄登台而上。 与那大殿上不一样,他今穿得可谓朴素,胡袍胡靴,皆是常便捷的款式,身上也没有任何眼花缭的首饰。显然,他不敢小觑子烨,将那炫耀的病收了起来。 倒是他身后的那个年轻使者,再度引起了我的注意。 那双灰的眼睛,仿佛半明不透的琉璃珠,很难不让人多看两眼。 他今穿着的胡服,虽也不华丽,颜倒是鲜。青的料子,朱红的里子。除此之外,我看到他一边耳朵上,戴着一只耳环。上面镶嵌着一颗硕大的宝石,蓝灰泽,看不出贵重与否,与那双灰眸相衬,却有说不出的合宜。 可惜,他有一脸的络腮胡子。 忽然,他抬起眼睛,目光与我正正相对。 他颇是大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仿佛鹰隼。 不过很快,乞力咄向子烨跪拜行礼,他也跟着低头跪下。 子烨显然也看到了那年轻人,见礼之后,饶有兴味地打量着他,向乞力咄问道:“这位使者,上回在殿上亦有一面之缘,不知是何名氏?” 第二百四十六章 对阵(下) 乞力咄答道:“禀上皇,他汉名阿喃,是在下的副使。” 子烨看着阿喃,颔首:“如此年轻便可当上副使,可见是人中龙凤。” 阿喃望着子烨,笑了笑,从容地再度行礼:“多谢太上皇陛下夸奖。” “卿去过突厥?”子烨问道。 众人皆出讶,阿喃的目光也定了定。 子烨道:“卿带上的金饰,有突厥王庭徽记,当是突厥可汗所赐。” 阿喃的脸上出笑意。 “太上皇好眼力。”他说,“在下的母亲出自突厥阿史那氏,在家回外家探亲时,曾蒙可汗召见,受可汗赏赐。臣每每佩此带上场,必是胜绩。太上皇毬技高超,四海皆闻,在下不敢轻敌,故而今对阵,特将它用上。” 此人的声音颇是好听,如金石之声,明亮绕梁。且他的汉话也说得十分出,全然听不出番邦口音,在座之人无不刮目相看。 “哦?”子烨看着他,道,“如此说来,朕亦当全力以赴,方不负卿一片诚挚。” 阿喃张了张口,似乎想回答,乞力咄忽而高声道:“太上皇宽仁,我等荣幸之至!” 说罢,他领着一干人等,向子烨跪拜叩谢。 没多久,内侍来报,突厥王女缬罗侯见。 宣上来时,只见如她那所言,她确实带着一干会马毬的侍女。她们个个穿着胡服,头发高高束起,箍在金冠里,颇有利落之态。 杜婈也毫不落后。 洛这边的女子,马毬之风比京城更盛。杜婈带来了一票女子,个个身着男装袍服,身姿飒,光看那握着毬杆的姿态,就知道都是老手。 见礼之后,缬罗看了看杜婈,笑了笑。 “听闻你姓杜?”她说,“平里是个女官,穿着大袖长裙,难道也会打马毬?” 杜婈昂着头,道:“王女整珠玉琳琅,环佩身。既然王女也会马毬,妾为何不会?” 缬罗角弯了弯:“那么我可要见识见识。” 杜婈不理会她,向子烨一礼,道:“上皇,妾有一请。” 子烨道:“何请?” “武皇帝时,朝中女子马毬之风大盛,官宦眷属亦有那女队,如男子般,朝廷出钱供养,每年似科举般开科选拔。”杜婈道,“若此番妾得胜了,还请上皇似穆皇帝一般重开女队,以振我朝女风。” 听得这话,众人皆讶。 “不可轻狂胡言。”这时,坐在下首的祝氏忙出来,向子烨一礼,道,“小女无状,上皇恕罪。” 子烨却饶有兴味,道:“此议,朕亦觉可行,何言无状。” 说罢,他看着杜婈:“这念头,你想了多久?” 杜婈道:“自妾初学马毬就想了,不过一向未敢提起。” 子烨没答话,却转向我:“皇后以为如何?” 我看着他,微笑道:“妾亦觉得此议甚好。武皇帝时,中女眷,甚至可上场与男子一战。武皇帝的功绩,后世无不称道。他曾说,天下者,男女各半,若女子可执甲,何止雄师百万。武皇帝有此气度襟,陛下身为后人,当继承才是。” 子烨颔首,道:“皇后所言有理。” 说罢,他对杜婈道:“朕答应了,去吧。” 杜婈的目光闪了闪,不掩喜,行礼谢恩。 我朝祝氏那边看一眼,只见她的脸上一点高兴的神也没有,看着杜婈,目光沉沉。 没多久,台下鼓声擂动,马毬开场。 跟着一道响起的,是场面无数人的呼之声,一阵盖过一阵,如同海。 执令司马来请,子烨起身,忽而朝我看了看。 “在此等着我,勿走开。” 那声音低低的,似乎只有我们二人能听见。 我瞥向四周,只见许多人都在看着,脸上不由赧然,忙道:“知道了。” 子烨的角弯了弯,这才收回目光。 少顷,却看向了景璘。 “昱之果真打算与朕一道上场?”他问。 我愣住,明玉也怔了一下。 景璘淡笑道:“既是说好之事,岂可反悔?” 说着,他将手中的茶一饮而尽,站起身来。 我错愕不已。 “圣上也上场?”我问。 景璘看我一眼,颇有些不。 “太上皇后以为,朕不会马毬?”他说。 我确实以为他不会。他明明讨厌那所有一身臭汗的事。 子烨道:“那朕答应与北戎一战之后,昱之就向朕提起了此事,约定与朕一道上场。” 明玉亦是一脸疑惑,目光却看向下首:“郑国公也去?” 我转头看去,兄长已经将身上的环佩等物解下,给内侍。 “原本要上场的健儿,有一人不慎摔下马,伤了腿。”兄长道,“臣正好补上。” 场下的呼声愈发高涨,众人并不多言,从侍从手中接过月杖,朝观云台下而去。而随着他们的出现,台下的呼之声愈发高涨,震耳聋。 莫名的,我也跟着紧张起来。 倒不是为了景璘或兄长。 景璘虽然从未打过马毬,但他马技向来了得,不会在毬场上出什么岔子。兄长则更是如此,从前在京中,他就是马毬好手,便是与子烨对阵也不怯。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cIjUMI.CoM |